一百多年前德国人拍摄的晚清时期原汁原味的中国建筑与景观

 
    “为何在看到中国建筑时从我们的灵魂中会升腾起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因为我们不仅为看到众多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自然的统一,以及自己成为建筑与风景这个画面中的一部分而感到愉悦,而且我们还感觉到那些建筑本身,甚至连同它们的装饰物,都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一种鲜活的灵魂。”
——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1873—1949)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那些极美丽的古代建筑有的经过重建又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更多的则是出于各种原因,消逝在历史中,人们已无缘得见。
 
图为陕西西安城北门,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外国的传教士、探险家、摄影师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纷纷来到中国进行考察,留下了许多考察记录或专著。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就是其中的一位。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
 
德国建筑师。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
 
恩斯特·柏石曼于1891年至1896年在柏林夏洛滕堡工业大学攻读建筑学。毕业后,他参加政府公职人员预备期服务,此后,通过国家考试,进入建筑管理部门任政府建筑工程师。
1902年至1904年,他首次途经印度来到中国,访问了天津、北京和青岛等地。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尤其是中国的传统筑引起了柏石曼浓厚的兴趣,产生了系统考察中国古建筑的设想。
回国之后,在向德意志帝国议会提交的备忘录中,他介绍了中国建筑及其文化背景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全面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考察计划。他强调这一专题考察对于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为此,他从政府申请到一笔专项研究资金。
 
图为北京颐和园万寿山,
 
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1906年到1909年,柏石曼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的身份,从北京出发,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在历时四年的考察中,他行程数万里,在他面对大江南北的民居、宫殿、陵墓、桥梁、园林、祭坛、庙宇、祠堂、佛寺、佛塔、牌坊以及军事防御体系等各种类型的中国古建筑,他一点都不吝惜当时还比较稀缺的底片,凡是吸引他眼球的,都被悉数摄入镜头。所以他拍下了数千张中国传统建筑和景观的照片。他还根据考察所获得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论述中国建筑的系列专著。
图为柏石曼在中国行走的地图路线
 
图为河北承德外八庙之普乐寺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柏石曼到军中服役,退役之后,又继续投入学术研究活动。1923年,他在柏林出版了图文专集《中国建筑和景观》,两百多幅老照片包括直隶(今河北)50幅,山东17幅,山西26幅,陕西17幅,四川76幅,湖北4幅,湖南17幅,广西16幅,广东18幅,福建12幅,江苏3幅,浙江31幅。
图为《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的封面和首页
这些珍贵的镜头,使我们有幸目睹20世纪初的北京颐和园、承德外八庙、泰山南天门、山西五台山、西安大雁塔、四川峨眉山、宜昌龙王洞、衡山南岳庙、桂林七星洞、广州白云山、福州涌泉寺、浙江普陀山等许多令我们耳熟能详的风景名胜。这两百多幅精美图片,展现了我国晚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及自然与人文景观。
 图为万里长城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图为四川雅安家族墓地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图为陕西西安大雁塔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建筑是用一种凝固的艺术,用最沉静的方式表达着它的内涵。它们或精致,或恬静,或威严,如同历史和时间的见证者,以其独有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历经岁月变迁,愈发醇香久远。
 
 图为四川广元千佛崖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图为山西五台山舍利塔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一百多年前的建筑,雕梁画栋、木雕石雕、这些都是我国建筑的特色,如今已经很难再看到这样的建筑了,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这些值得骄傲的特色,透过那些青石、砖瓦、木雕、横梁看到的是每一个建筑其中的故事、传说和生活。
 图为北京前门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图为浙江杭州西湖
摘选自《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
 
本文所选图片均为个人收藏的《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26年德文版)这本书中节选,后期我们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所著《中国的建筑与景观》中全国各地的建筑与景观风景照片。如果大家喜欢,请关注公众号:般若心行。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回到
顶部